《永恆少年》
⠀⠀⠀
之前讀了一半,最近找時間把它讀完,好書一本。
⠀⠀⠀⠀⠀⠀
前陣子 @bookstw 博客來 的 #最強戀愛告解室 活動,我寫了一篇關於《傾城之戀》的分析,用「浪子情結」(Casanova Complex)討論男主角范柳原,提到這樣的人,時常在生命中想要找尋一個理想對象,就像完美母親可以滿足他一切的需求、理想條件以及包容他所有一切,給他無窮的愛。
⠀⠀⠀⠀⠀⠀
因此,他穿梭在不同對象,很難穩定在一個關係中,而且時常覺得寂寞覺得冷。
⠀⠀⠀⠀⠀⠀
有這種情結的人,其實帶有一些 #永恆少年 的特色,只是他的非現實感,來自於愛情,來自於童年對愛的缺乏與渴望,或是難以離開他童年溫暖的母親。
⠀⠀⠀⠀⠀⠀
⠀⠀⠀⠀⠀⠀
永恆少年的非現實感,來自於很多部分,不僅僅是愛情。他們害怕束縛的關係、不喜歡做一成不變的工作,充滿創意與魅力,卻難以負責任與給承諾。
⠀⠀⠀⠀⠀⠀
那種孩童的兩面性:創意、熱情奔放、靈性的,以及幼兒化的、依賴的、沒有現實感且害怕承擔責任的眼高手低,讓他們既吸引人,有時卻也讓人恨得牙癢癢。
⠀⠀⠀⠀⠀⠀
⠀⠀⠀⠀⠀⠀
我讀著這本書,想起很多例子,也想起身邊的一些人。
⠀⠀⠀⠀⠀⠀
或許不願認清現實,是為了讓自己避免對這個世界太失望,是用來保護靈魂的一種方式。
⠀⠀⠀⠀⠀⠀
只是這個生存策略,卻也會傷害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我們,因為逃避與拒絕,仍然有可能讓我們產生無力感、不被接納感,以及對這個世界的失望與自我能力的懷疑。
⠀⠀⠀⠀⠀⠀
⠀⠀⠀⠀⠀⠀
這本書可以分析的部分很多,先分享到這裡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。不過因為編排上並不是非常具有結構,有時候不太易讀,當成讀故事慢慢讀,也會有些不同的收穫。
⠀⠀⠀⠀⠀⠀
博客來最強戀愛告解室,還有其他心理師的好文章,對我寫的文章或其他心理師的文章有興趣,請參考留言。